智能检测+定制技改 | 云鹰助力老旧光伏电站焕新能

 

  • 老旧电站技改,潜力巨大

据统计,我国投运10年以上的光伏电站超过30GW,虽然这部分电站仅占全国装机的3%,但这些电站多位于光照资源禀赋最好的区域,具有改造潜力大,改造收益高的优势。受制于当时的项目设计理念、设备选型、施工质量等历史原因,以及一些项目长期运行带来的设备老化、故障频发等问题,导致电站发电能力低下,项目发电等效利用小时数远低于同区域平均水平。
如何以最经济的投入,开展老旧光伏电站技术改造,让电站重焕新生,就成为云鹰近年来一直大力探索的发展方向。

  • 开展智能检测,锁定问题

河北某20MW山体光伏电站,投运近10年来,因当地山区环境条件恶劣,再加上当地村民私自进入光伏区放牧带来的牛羊踩踏组件问题频发,导致个别组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老化甚至损坏。

云鹰团队接手该项目后,首先使用无人机对光伏方阵开展全面检测,发现其中135块组件存在严重热斑问题,其中84块组件的热斑原因由破损引起,存在较大安全隐患,需要更换。

  • 定制技改方案,最低成本

然而,由于在运组件的功率为270W,原设备厂家及业主目前均无备件,采购市面上同等功率规格的组件成本高昂,并且市场上的主流组件均为大功率、大板型组件,与现有支架存在30%差异,如果再加上更换新支架,势必将使改造成本大幅增加。
还有一个必须考虑的因素是,强行换装大功率组件将导致两大致命安全风险:一是新组件短路电流更大,新的组串将超出现有汇流箱的安全阈值,形成火灾隐患;二是新旧组件混串,极易因电流不匹配引发火灾

面对两难的复杂局面,云鹰总部专业技术团队依据组件铭牌、历史运行数据、设备故障维修数据等,输入云鹰技改专项模型,细致测算组串开路电压,经过多轮模拟测算、验证,最终形成改造总体思路选用430W 新组件替换270W老组件,组成新的组串,实现汇流箱电压完美匹配,为稳定供电奠定基础,而拆下来的性能完好的老组件,置换同功率破损组件。
技术团队还充分考量逆变器容量及方阵可能存在的遮挡问题,对整个电站开展全面勘察,确定 #4、#12、#18方阵最为符合技改要求。对每个方阵拆除7条组串,利用旧支架安装6条新组串,既保证了方阵容量总体不变,又让旧支架得以充分利用,避免资源浪费。这三个方阵拆下来的旧组件,经过进一步检测、挑选、确认性能完好后,用于替换全站零散分布的同功率破碎组件,解决了外采问题。

  • 电量提升30%,成效显著

最终,历经半个月的紧张施工,技改工程竣工并验收合格。新设备投运后,电站运行状况良好,各项参数稳定,发电量显著提升,业主担心的设备安全隐患从根本上得到了遏制。值得关注的是,国家发展改革委、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《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》(136 号文)实施后,新能源项目收益将存在不确定性。在此背景下,该技术改造工程的成功实施,使技改容量的发电量提升了 30%,预计每年为项目带来 4.02 万元的新增效益

近年来,云鹰通过搭建智能检测+定制技改服务体系,为不同类型、不同场景的光伏电站提供了可复制、可推广的技改模式,已先后为宜家中国13个屋顶分布式项目、衡水立能4.1兆瓦分布式项目、山东宁阳20兆瓦农光互补项目、广西隆安60兆瓦农光互补项目等提供定制化技改方案,这些项目改造升级后平均提升发电量15%,电站的安全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。